红色主题美术创作中的审美启迪与价值意蕴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炫妤
红色主题美术创作是艺术家们利用现实主义手法,对近现代中国各历史时期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生动再现,既富有突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红色主题美术作品承载着革命党人的崇高品格和精神追求。通过欣赏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我们能够在感官的刺激下切身感受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于潜移默化中涵养品格、坚定信念,能给人予审美启迪并有着丰厚深刻的价值意蕴。
——鲜活的艺术感染力。在各种文艺形式中,美术作品凭借着直观性的特点,成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红色主题美术作品通过浓厚的颜色运用、巧妙的构图布局以及深刻的角色塑造,不仅生动展现了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描绘出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慷慨就义的崇高品格。这些作品根植于现实主义的深厚土壤,始终坚持以最生动、最直观的艺术语言,触动观众的心灵,使他们在观赏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深深喜爱上这些充满力量的红色文化瑰宝。如闽籍画家卢志强教授创作的中国画《绣红旗》,以鲜艳的五星红旗、微弱的烛光、昏暗的牢室,生动表现了江姐和她的战友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在渣滓洞里绣红旗的那感人的一刻,作品突破了模式化的束缚,充分表现了革命先辈憧憬美好新中国、矢志不渝的坚贞情操。
《绣红旗》 卢志强
——独特的文化感召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红色主题美术作品既充分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让受众仿佛穿越时空,沉浸于浓厚的历史氛围之中,又巧妙地融合了当今的时代特色、文化景观及民俗风情,既接地气又充满灵性,拉近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与传扬的热情,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归属感。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与场馆建设相结合,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解放福建》半景画馆,生动艺术地再现了1949年解放福州、厦门海陆战争的激烈战斗场面,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感染力和表现力,让观众在游览中就能亲身体验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如三坊七巷林觉民•冰心故居推出AR体验和红色文创产品,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让红色文化以新颖、时尚的方式走进他们的世界;而在校园环境中的巧妙运用,如福建师大举办“美术作品中的党史”等主题展览,则如同春风化雨,无声地滋润青年学子的心灵,让远大的理想信念在校园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深刻的思想感化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一幅幅以红色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道德与民族精神,更能化身为生动的榜样力量,在教育新人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李豫闽、王裕亮、李旭东创作的《绿色丰碑——人民好干部谷文昌》,将绘画作品与历史文本紧密结合,以还原具体真实信的图像,真实还原了谷文昌造福一方、将不毛之地改造成人民安居乐业的绿色家园的故事,生动展示了谷文昌坚定的理想信念、诚挚的为民情怀、勤政的务实作风。闽籍画家张永海、赵胜利、文亚坤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作品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现代水墨写实人物画进行了有机结合,塑造了具有时代风采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这些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一方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塑造坚守信念的时代楷模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们展示这些时代楷模和最美奋斗者的崇高精神与高尚人格,不断鼓舞和激励学生奋勇拼搏;另一方面,这些作品所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也促使青年学生深刻反思个人价值,自觉地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将满腔的爱国之情与强国之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报国行动。
《绿色丰碑——人民好干部谷文昌》 李豫闽 王裕亮 李旭东
总而言之,优秀的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作为中华美术文化的独特形式之一,不仅蕴含着有鲜活的艺术感染力、独特的文化感召力与深刻的思想感化力,还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引领效能。在多元价值观交汇的今天,我们既要鼓励青年走进美术馆和历史纪念馆,亲身感受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所承载的历史重量与艺术魅力,同时也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让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跨越时空界限,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他们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的升华与心灵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