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艺术频道 > 艺术评介 > 正文
拥抱AI ,挖掘寿山石雕优势
2024-09-02 16:16:38 来源:冠森堂雕刻艺术工作室 责任编辑:冯韵 作者:

陈礼忠作品视频

陈礼忠寿山石雕作品《哺育》

慢下来 遇见美

在技术的浪潮中,我们见证了AI的神奇,仅需一瞬,便能生成图片,如下图,生成这样一幅白鹭哺育图片仅需短短几秒。对比之下,陈礼忠的寿山石雕作品《哺育》的诞生,却需耗尽数月光阴。

图片由AI生成

AI高效与便捷,大部分人都可以利用AI快速生成图片,但寿山石雕的艺术,却是在缓慢的时光中绽放其美。一件寿山石雕佳作,往往凝聚了艺术家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心血与智慧。手工艺术的魅力,在慢工出细活中逐渐显现。手艺人将自然材料转化为具有美感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品,有时也是时间的艺术。

陈礼忠寿山石雕作品《哺育》(细节)

文化记忆

在这个时代,我们积极拥抱AI的同时,更要珍视寿山石雕的独特魅力。每一块寿山石原石都是大自然的恩赐,独一无二。手艺人以匠心独运,将坚硬的石材化作柔美的羽毛,赋予冰冷的石头以温情。如陈礼忠的石雕作品《哺育》,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巧妙地运用粗糙的老岭石材质,细腻地刻画出白鹭羽毛的纤柔之美。在这件石雕作品中,白鹭母亲的形象被赋予了深情与呵护,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雏鸟,传递出自然界中最原始的母爱。虽然石材本身冰冷坚硬,但在陈礼忠的雕琢下,石材被赋予了生命,流淌出暖暖的深情与无尽的柔情。这不仅是一次材质的转换,更是一次情感的升华,让观者在冷硬的石雕中感受到温馨与感动。

AI时代,很多人担心自己会被AI取代,其实“AI在艺术创作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人仍然是艺术的核心。艺术创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真正有创造性的劳动需要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因此,虽然AI可以极大地提高量变的效率,但人要解决的问题是质变,即真正有创造性的劳动。AI与人类艺术家的合作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手艺人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意义和故事,触动人心,从而成为文化记忆。正如寿山石雕,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就像雍正皇帝曾经拥有的《寿山石雕螭“为君难”印》,不仅传达了他的治国理念,更铭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故事,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最近,《黑神话:悟空》的火爆,正是我们文化记忆的共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游戏中对中国古建筑的还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达力,令人赞叹不已。

艺术创作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核心还是人。

挖掘寿山石雕优势

寿山石雕的优势,在于它:承载手工艺术价值——每一刀每一划,都是手艺人情感与思想的凝结,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展现独特材质美感——寿山石的细腻质地、丰富色彩、独特纹理,是现代技术难以企及的自然之美。

享有艺术创作自由度——手工雕刻让艺术家在创作中挥洒自如,而AI与3D打印则受限于算法与模型。

寄托深厚情感——如同手写信件,手工雕刻作品传递着更多的情感与故事,远超机器制造的冰冷。

传承技艺——寿山石雕的技艺传承,不仅是对技艺的延续,更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保护。

陈礼忠寿山石雕作品《哺育》(细节)

陈礼忠寿山石雕作品《哺育》(细节)

陈礼忠寿山石雕作品《哺育》(细节)

陈礼忠寿山石雕作品《哺育》(细节)

陈礼忠寿山石雕作品《哺育》(细节)

陈礼忠寿山石雕作品《哺育》(细节)


陈礼忠(1968-),字冠森,福建福州人。师从冯久和大师,擅长花卉、动物,尤其精于鹰与荷花的雕刻。现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民进福建省省委常委、文化艺术出版委员会主任。2009年至今任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201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5年获中宣部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16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获中宣部“四个一批”全国文化名家;2018年获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专家;2018年获文旅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石雕刻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会长。

2010年陈礼忠作品《春声赋》被福建省委省政府选送上海世博会作为福建馆“镇馆之宝”展出,此为寿山石雕作品首次登上世博会大舞台,引起广泛关注。出版有《中国寿山石与雕刻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卷》等十多部著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