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
牙雕《中华盛世》
陈忠 作
“海陆空”上百件生物衬托《中华盛世》
陈忠:择一事终一生的福州木雕领军人
最近在福建省文联与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评选中,陈忠精心创作的猛犸牙雕《中华盛世》(又名《地球村》)获第三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
陈忠是福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踏入福州闽侯的中元艺术馆,便能看到那件高达 2 米 8(含底座)、宽 1 米 2 的猛犸牙雕傲然陈列于大厅中央,格外引人注目。
他介绍道:“这件作品的创作历程长达数年,其上雕琢了海陆空数百种动物。作品下部呈现鲨鱼、鲸鱼、海龟、海豚等海洋生物,中部展现大象、北极熊、狮子、猴子等陆地生灵,顶部则有大雁、老鹰、鸽子、燕子等飞禽,再融入中国传统的龙凤呈祥传说以及中国地图轮廓,共同烘托出地球村和谐的美妙景象,鲜明地突出了《中华盛世》的主题。尽管它已荣获第三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但我仍觉其有可提升之处,计划在部分生物神态方面加以微调,以使视觉效果更臻于栩栩如生,力求达至尽善尽美之境。”
陈忠出生于福清城头镇,1987 年,他与同村 20 位年轻人一同前往福州盖山后坂村一家香港籍商人开办的雕刻厂学艺,在此邂逅了师傅池敬和。与他同行的伙伴们仅学艺一个多月便被师傅安排进行雕刻,然而池敬和却让陈忠磨砺刻刀长达三个多月,当时陈忠心怀不满,池敬和则对他说:“上山砍柴尚需磨刀,身为雕刻家,刀具便是自己的利器,刀若未磨好,怎可雕琢出佳作?刻刀仅锋利是不够的,还需让使用者感到顺手,其中深意你可在磨刀过程中细细体悟,不见刀锋之刀方为真正的利刃,称手好用的雕刻刀才是良刀。”
1989 年,陈忠应约前往广东跟随牙雕师傅研习技艺,怎料次年便遭遇“中国宣布禁止象牙及其制品国际贸易”,牙雕行业陷入寒冬,香港商人遂决定放弃福州的雕刻厂,临别之际将厂里设备折价转让给陈忠。
1990 年起,陈忠开始选用牛骨头替代象牙,开启骨雕艺术之旅。因其雕刻的牛骨头成品与象牙成品外观几近相同,某些效果甚至更胜一筹,而成本却远低于象牙,深受东南亚客商的青睐,陈忠也因此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生活中,陈忠热爱阅读。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偶然读到一本名为《故宫里的家具》的书籍,书中开篇所言“故宫里的家具多为小叶紫檀和海南黄花梨”,如同一把钥匙,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人生高光时刻的大门。此后,他四处探寻小叶紫檀和黄花梨的踪迹。
《海南黄花梨亮格柜》
1998 年,黄花梨旧家具料每斤仅售几毛钱,2005 年,小叶紫檀一吨仅 6 万元,而到 2008 年,黄花梨家具料价格已飙升至一斤 8000 元,陈忠从中再度获利颇丰。随着红木原材料收藏数量的增多,陈忠开始思索如何运用传统工艺打造古典红木家具。
陈忠从绘制草稿起步,将广东流派的浮雕、镂空雕技法与福州木雕中的人物圆雕技法相融合,为自己的家具生产开辟了新径。他感慨自己制作家具的经历是“有钱、有料、有情怀”,财富之源乃是“看书”,切实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
1998 年,陈忠在上海城隍庙开设“贞观堂”;1999 年,于北京潘家园创立“祥音堂”,加之此前在广州的“昌义堂”,构建起以“北上广”为核心的“铁三角”销售网络。其直营店数量最多时在全国近达二十家,有力地传播了福州木雕艺术。
2008 年,陈忠选址福州闽侯南屿镇,成立福建中元艺术品有限公司,并设立艺术品研发中心。在福建中元艺术品有限公司任职期间,他悉心培育出 20 余名徒弟,其中包括 4 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 名省工艺名人、2 名工艺美术名艺人以及 3 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他认为:“诸多手工艺者不愿将自身绝艺传授给学生与徒弟,将其视作个人私有财产,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充其量只是工匠,真正的工艺大师应当解放自己的双手,引领从艺者们携手致富。”
2016 年,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陈忠牵头创建了福州市木雕行业协会,并被推选为创会会长。协会成立八年多来,在他的引领下蓬勃发展,会员数量已超 300 名,组织会员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大型博览会达 40 余次,斩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奖百余枚,销售额累计数千万元,为福州木根雕的宣传推广立下赫赫之功。
为弥补年轻时的遗憾,陈忠于 2017 年踏入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通过网络教育展开学习,成功获取专科学历;2019 年,又报名参加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网络教育课程,顺利取得本科学历。他表示:“我的学习并非单纯为了获取文凭,更为重要的是借助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领域,开拓视野格局。”
陈忠热忱投身于福州木雕的传承与发扬事业,在国内专业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个人专著。他个人设计创作的木雕作品多达数千件,其中 15 件作品荣获国家外观专利认证,2 件作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自 2007 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百花杯”起,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大赛中,累计摘得金银奖近 50 项,多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珍藏。
2024 年于陈忠而言,无疑是意义非凡的一年。5 月,他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 月,获评正高级工艺美术师;10 月至 11 月,精心组织福州木雕作品参与“闽都巧艺——福州传统工艺美术晋京展”,再加上新近斩获的第三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他将这一系列辉煌成就归结为一句话:“近四十载的砥砺奋进,深刻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崇高人生境界与不懈追求。”
作者其他作品欣赏
《大威德明王》 猛犸象牙
《明王》小叶紫檀镶珐琅
《普贤菩萨》紫光檀
《净瓶观音》 小叶紫檀镶嵌猛犸象牙
《三多如意》 黄花梨
《酸枝灵芝如意纹平头案》
《小叶紫檀镶嵌湘妃竹博古架》
《黄花梨镶嵌小叶紫檀罗汉床》
“首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双年展暨第三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评选”活动圆满结束。经专家初评、终评、线上投票等多轮评选,公示无异议后报请省文联研究审定,最终评选出 10 件/组获奖作品(金奖)与 10 件/组入围作品(银奖)。这些佳作彰显了福建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为让更多艺术爱好者领略其风采,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对10件获评"第三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组织专题宣传推介,本期推出“第三届福建省民间文艺山茶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专题——陈忠篇。
作者介绍
陈忠,1966年生,福建福清人,福建省劳动模范,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委会秘书长,中国象牙雕刻委员会副主任,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福建中元艺术品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福州市木雕行业协会首任会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福清市人大代表,第十六届福州市人大代表。
顾伟,福州晚报资深记者。他采写的《夜探“虎”穴》获得了1997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其作品《福州人李燕成功收购美国卫视》获2009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曾获2009年度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等荣誉。作品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新闻辅导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