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艺术频道 > 艺术评介 > 正文
孙志纯:水沐年华 岁月如诗
2025-01-09 16:54:05 来源:福建文艺网 责任编辑:冯韵 作者:

在美术百花园里,每一个画种都吸引着无数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甚至还有不少艺术家愿意为之付出毕生精力。孙志纯就是其中一位。

孙志纯的水彩画,画面大多简约质朴、清透,绿意盎然。画面中经常出现的是各种各样的灌木和乔木,是汩汩的溪流、纯净的天空,是微微的南风、古朴的房子。偶尔出现的行人、劳动者和飞鸟使得画面更加灵动有活力。他的画面清爽简练,让人看起来轻松愉悦。

孙志纯说,只有真正学过之后,才会明白水彩是一个入门容易,但提高不易的画种,要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准更是相当不易。水彩画之灵动与特色,就在于水。只有在水上做文章(当然还离不开画家的才情和心智),才能产生水色交融成趣,柔和而朦胧、透明又清润的水彩画,才能气韵生动,有“浑”有“逸”,才会有散淡飘逸、空灵深远的意境和虚实相生、物生像外的画作。

孙志纯在进入水彩画领域之前,其实已经在油画领域崭露头角。他考取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之后,师从谢投八、谢意佳、高一呼、林以友等画家,画技得以迅速提升,油画等专业成绩优异。毕业后,孙志纯被分配到福建人民出版社美术室担任美术编辑,工作的繁忙让他不得不暂时舍弃油画,而选择更加轻便的水彩画。

作为艺术家,孙志纯最倾心的就是乡村田野,他每年都要外出写生,在大自然的灵山秀水中汲取营养,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那干打垒的老楼面前,他会久久凝视,他还喜欢乡村的历史和故事,并把它们都吸收到画作里。他的技法之娴熟、凝练,不论是湿画法还是干湿画法,都将水之灵气运用到极致,甚至任凭造化的安排,让画面随着水汽氤氲、顺着雨滴变化。

在绘画之余,孙志纯也埋头撰写画论。他著有《智者乐水——论中华水文化与水彩画的关系》《水彩画刍议》《节奏随想》等多篇论文。在这些文章里,他将绘画与中国古老的哲学、传统的儒释道相结合,它们相互印证、相互启发。尽管水彩画和油画是从西方传入,但却有许多方面和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是相通互补的。比如对于中西方风景画的差异,孙志纯认为,西方的风景画虽也讲意境,但他们的意境多数是一种“实境”,追求的是透视空间和色彩冷暖推移的“实境”;中国的山水画有所不同,追求的是一种“虚境”,用“参悟”和凝神的方式来领悟自然之美,体悟山水的意境。比如,水彩画也讲究“留白”,一是画面的留白,这与中国画的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是一致的,另外一种是技法层面的留白,这是水彩画所特有的。

孙志纯不仅爱画他眼里和心中的青山绿水、小桥流水人家,如《立春》《江畔》《江南三月》《海风》等这些乡村景致大量出现在他的笔下;他也常把异乡的奇景记录并呈现在观众面前,如“秘境”系列、“浙江丽水写生”系列、“阿坝州写生”系列等;还有一些室内水彩画也别具特色,让人眼前一亮,如《初夏》《家》等。

孙志纯表示,绘画是他的生活方式,他将继续努力,动静结合,除了在画室里不断探索,也会经常带领学生一起外出写生,培养优秀人才,这也是他十分乐意承担的责任。

艺术家简介

孙志纯,1957年生于福州,祖籍山东烟台,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为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曾任福建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编审。

艺术家作品欣赏

孙志纯 暖冬 水彩 56cm×76cm 2019年

孙志纯 在水一方 水彩 56cm×76cm 2017年

孙志纯 远乡 水彩 78cm×108cm 2019年

孙志纯 思溪河 水彩 36cm×51cm 2019年

孙志纯 延村印象 水彩 36cm×51cm 2019年

孙志纯 晨曦 水彩 31cm×41cm 2020年

孙志纯 小树林 水彩 36cm×51cm 2017年

孙志纯 故乡的小河 水彩 32cm×51cm 2021年

孙志纯 山溪 水彩 36cm×48cm 2024年

孙志纯 甘南风情 水彩 36cm×48cm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