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闽韵宏深——2025年福建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委员作品展”座谈会在福建省美术馆举办。此次座谈会由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沈益群主持,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及参展艺术家,围绕“福建工笔画当下体系的建构与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现场
张永海
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画院名誉院长
张永海高度肯定福建工笔画的实力与潜力,认为其是福建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此次参展作品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了艺术家的独特构思与技能技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写意画与工笔画的区分不够明确,部分作品完成度有待提升,节奏感有待提高;画家在赋色方面有所欠缺等。他建议,画家应借鉴西方的色彩观念,思考冷暖色调与高级灰在体现画面高级意境中的运用。
林涛
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工笔画艺委会主任
林涛则直言,福建工笔画虽在全国画坛享有一席之地,但整体仍较为保守,缺乏当代性,尚未出现极具震撼力的画作。此次展览暴露了当下福建工笔画的薄弱环节,如何突破现状将作为工笔画艺委会未来主要攻坚的一个学术方向。
陈北辰
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
陈北辰回顾了福建工笔画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就用笔与用色两个核心方面提出了改良建议。他认为,创新应立足于扎实的传统基础,通过融合汉代游丝毛雕等优秀传统工艺,为旧形式赋予新内涵。
林公翔
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主任
林公翔对此次的展览名称“闽韵宏深”进行了解读,还特别提到了AI时代对工笔画的冲击,他鼓励年轻画家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持工笔画的独特魅力,积极探索工笔画与AI技术的融合之道。
参展画家林任菁、林锦春等也分享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自我反思,认为工笔画不应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应通过画面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引发观者的思考和共鸣。
罗礼平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后,罗礼平对座谈会进行总结。他肯定了此次展览的高度与展览方的用心,并强调了福建工笔画在传承历史脉络方面的重要意义。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拓宽视野、熟悉并融会贯通中外美术的各类风格语言,建构有空间感的历史观;二是学习古代经典,向老大师致敬,在巩固传统的同时,通过题材、技巧的创新不断向当代艺术靠近,建构画家自身的学术史;三是创作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以生动的感情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贴近生活、亲近人民。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现代技术的冲击,工笔画的创新与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工笔画现代化转型的积极探索。本次座谈会,是对福建工笔画脉络的梳理,也是对当下所面临难题的自省和对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