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艺术频道3月21日报道(傅心婕 冯韵 周智军)3月20日上午,由福建省文联主办,福建省美协、昌吉州文联承办的“丝绸之路——美术采风写生创作展”在福建省画院美术馆开幕。福建省文联主席陆开锦,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福建省美协主席王来文,福建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陈济谋,昌吉州民盟主委、昌吉州美协、书协副主席陈亮,福建省美协副主席赵胜利、张永海、杨东平、郭辉、张剑,昌吉州美术馆馆长、昌吉州美协主席马仲强,福建省画院领导、画师,昌吉州和福建画家代表,美术界同仁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福建省美协负责人、福建省画院副院长吕承坚主持。
福建省美协负责人、福建省画院副院长吕承坚主持
(福建省美协供图)
昌吉州民盟主委、昌吉州美协、书协副主席陈亮致辞
画家代表孙健青发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协副主席赵胜利致辞
(傅心婕 摄)
福建省文联主席陆开锦宣布展览开幕
(福建省美协供图)
此次展览聚焦丝绸之路文化,是闽昌两地文艺深度交流的重要成果,吸引了众多艺术界人士及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新疆,作为中华文明与西域文明交融的文化长廊,承载着千年丝路的厚重历史。北庭故城遗址的残垣断壁、斑驳壁画与出土文物,无不诉说着多民族共生共荣、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动人故事,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珍贵宝藏。在新时代文化润疆工程的指引下,福建省文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艺术为桥梁,与昌吉文艺工作者携手共进,开启了深度文化对话。此次展览,正是闽昌两地艺术家携手浇灌的文化硕果。
本次展览共展出近百幅油画、中国画、壁画作品,这些作品凝聚着福建文艺家的深情厚谊,是对古丝绸之路文明密码的当代破译。画家们以灵动多变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山川的雄伟壮阔,展现北庭历史的悠远厚重,描绘田园的宁静祥和。每一笔都触摸着历史的纹理,雕琢着岁月的痕迹,残垣断壁带着历史的温度,让大家在欣赏作品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亲密相拥,感受北庭的风雨沧桑与璀璨荣光,吸引众多市民现场观展。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傅心婕 冯韵 福建省美协供图)
现场合影(冯韵 摄)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福建省文联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福建省文联聚焦服务“文化润疆”工作,深化文化援疆的创新探索。福建文艺界通过组织丝绸之路主题采风、建立闽昌艺术家驻创基地、举办创作培训班、开展非遗对话等举措,以系统化、多维度的文化润疆实践,让中华文化共同体理念借助艺术语言深入人心,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孕育的文化生机。展览主办方代表表示,“这些饱含深情的艺术作品,是古丝绸之路精神在当代的视觉诠释,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动注脚。它们以艺术之名,让‘中国’的集体记忆愈发清晰,使‘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更显厚重,令‘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传承永续。”
部分参展艺术家作品
张永海 《生命之河》中国画(福建)
赵胜利《新疆风情》中国画(福建)
吕承坚《美丽新疆-新生活》布面油画(福建)
杨东平《艳阳天》中国画(福建)
孙志纯《北庭秋色》布面油画(福建)
陈亮《北庭故城遗韵》中国画(新疆)
刘晓娟《北庭昌吉回鹘佛寺》壁画(新疆)
陈铎 《北庭乡情》中国画(福建)
周向一《亚克西.新疆大巴扎》布面油画(福建)
(作品图来源:周智军 冯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