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研究》2025年第2期封面
封面 李象群 《鲁迅》 2018 年 铸铜 直径 20cm
探索与建树专题
一气呵成——钱绍武先生与雕塑形体学
殷双喜 王明泽
内容提要:钱绍武先生(1928-2021)是当代中国著名雕塑家、艺术教育家、理论家、书画家。按照国内雕塑界有关三代雕塑家的说法,第一代雕塑家是以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等先生为代表(还应包括更早一些的江小鹣、李金发、王子云、王静远等),第二代雕塑家以潘鹤、钱绍武等先生为代表,而第三代则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批雕塑家。如果说,刘开渠那一代留法雕塑家以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欧洲雕塑的影响下,开创了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教育和艺术创作的基础,钱绍武这一代雕塑家则进一步吸收了前苏联雕塑的经验,结合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拓展了中国现代雕塑的视野。这期间,钱绍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经验的研究,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明泽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钱绍武先生作品
《大路歌》 1959年 青铜 70×200cm 清华艺术博物馆藏
《愚公移山》1983年 青铜 63x27x34cm
《杜甫胸像》 1980年 青铜 41×40×62cm
《闻一多胸像》 1986年 青铜 65×52×72cm
《关公像》 1993年 青铜 52×33×90cm
《曹雪芹像》 1995年 青铜 高120cm
《神农像》 1998年 青铜 167×88×120cm(放大像高2000cm,安放于神农架)
《教师的爱》2005年 青铜 82x30x64cm
《杜甫立像》 2007年 青铜 清华艺术博物馆藏
《孔子立像》 2011年 青铜 24×23×57cm 清华艺术博物馆藏
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响
——再探詹建俊先生的油画艺术
蔡猜 孙景波
内容提要:詹建俊先生的油画艺术作品,将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主题交织互动,形成富有情感、充满力量的审美意涵与文化气象。本文尝试进一步探讨詹建俊的油画艺术语言和艺术特色,更好地理解绘画语言如何有助于其作品主题的诠释与升华,以及他对于时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领悟。
蔡猜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基础教育学院讲师
孙景波(通讯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詹建俊先生作品
《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 1961年 布面油彩 180×260cm
《试看天地翻覆》 1977年 布面油彩 210×260cm
《寂静的石林湖》 1978年 纸板油彩 54×78.5cm
《回望》 1979年 布面油彩 155×128cm
《潮》 1984年 布面油彩 177×196cm
《天界》 2008年 布面油彩 180×1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