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艺术频道2月19日报道(通讯员 陈煜华)2025年的金蛇春节,年味十足,福建的传统民俗文化吸引了国内外宾朋的目光与热爱。2月17日,一场以“金蛇春添彩,百福贺盛世”为主题的“福建百福”国家级非遗浦城剪纸作品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为市民与游客呈现了一场非遗剪纸艺术盛宴。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中共南平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南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浦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浦城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专业委员会主办,浦城县文化馆、浦城县巧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福建省七闽画院承办;东南网艺术频道提供媒体支持。
巧剪为笔,绘一卷福建百福的山海诗篇。历经三载,浦城剪纸团队创作完成“福建百福图”系列作品108幅,展现福建山海人文,传播八闽文化,是对福建“福”文化的一次全景具象化诠释。现场展出的剪纸作品中,“三头六臂”的哪吒和“金蛇献瑞,福满乾坤”两幅剪纸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作品讲述了福建这一方神奇的土地,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同时福建也是文化大省,非遗项目名列前三,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敢闯敢拼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创作者介绍道。
据了解,此次浦城剪纸以非遗技艺的方式对福建“福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和传承,创作与展示。上篇描绘福建有福,讲述福山福水,福地福人、福物福产、福星高照;下篇展示福建呈福,主要有福满八闽、福映红土、福连台侨、福牵丝路、福结深情、福祈和平、福运昌盛、福聚八闽,以及“清清吉吉浦城福”。市民们在剪纸作品里浏览福建,感受这片山海福文化的底蕴与蓬勃的生命力。
在2月17日上午举行的展览开幕式上,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吴维敏担任主持人,他热情洋溢地致欢迎辞,并表示此次展览是协会宣传福建省“山海文化”的一项重要活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助力推动文化强省战略,以及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作用。
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城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周冬梅首向来宾分享“福建百福图”的创作初心与概况,并持续性巡展的计划。以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企业的形式,传播与弘扬浦城剪纸的非遗文化底蕴。此次走进福建海峡民间艺术馆,旨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非遗技艺与文化,用非遗剪纸作品“福建百福图”系列向国内外宣传福建“福文化”故事,向市民、旅游观光客们展开和宣传“海丝起点,清新福建”。
中共南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施萍发表致辞,她表示浦城剪纸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中国剪纸中“礼品花”的先河,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我们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卓越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身份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需要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才能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相信未来浦城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豫闽对“福建百福图”的巡展表示高度认可与赞扬,并对此次成功展出表示祝贺。他指出,经过多年勤耕不辍的创作、推广宣传、产业融合发展,浦城剪纸已经是福建非遗的代表性名片之一,艺术风格鲜明,创作力强,是创新性发展最好的例子。期待在未来,更好的融入生活,赋能乡村振兴,乘上科技的翅膀,让非遗浦城剪纸见人见物见生活。
随后,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陆开锦宣布“金蛇春添彩,百福”贺盛世”——“福建百福”国家级非遗浦城剪纸作品展正式开展。领导、嘉宾们现场参观“福建百福”展,氛围热烈。
2月16日,浦城剪纸团队在周冬梅的带领下,在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了非遗体验课堂,吸引了众多市民热情参与。
据悉,2025年浦城剪纸的非遗团队将持续以“山海文明·福文化”为课题,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创作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剪纸作品与非遗文创,在山海福建,向世界发出“福文化”最强音,成为福建人心中的最美非遗记忆。
本次展览自2025年2月15日起,至2月24日结束。地点设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第二展厅,展览期间,市民、游客及剪纸爱好者均可免费参观,近距离感受浦城剪纸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