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
一场抒写祖国灵秀山水
描绘心中理想家园的
“仰望秋岳”2025·中国画山水作品展
在龙岩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
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龙岩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
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
福建省美术馆
龙岩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龙岩市艺术馆、龙岩美术馆
龙岩市美术家协会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协办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来文,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子平等领导,以及福建省美术家协会、龙岩市文旅局、龙岩市文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参展画家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
王来文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协主席王来文致辞,他表示“仰望秋岳”不仅是今人对以华嵒(秋岳)为代表的先贤大师艺术成就的深切缅怀与崇高致敬,也是今人站在巨人肩膀上对艺术高峰的深情仰望,更是对未来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路径的深邃思考与美好展望。
张子平宣布开展
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子平宣布“仰望秋岳”2025·中国画山水作品展开幕。
前言
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探索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演进,推出彰显中国精神、民族气派的美术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龙岩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仰望秋岳”2025·中国画山水作品展。展览面向全国征集作品4200余件,经初评、复评层层遴选,最终120件作品脱颖而出,呈现在观众面前。
龙岩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别称闽西。在龙岩举办的“仰望秋岳”2025·中国画山水作品展已是第二届,该展在社会上获得广泛赞誉,推出了众多优秀作品和美术人才。此次入展作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地域性和历史性视角观照闽西文化,可谓展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闽西地方特色的文艺佳作。当代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作品讴歌时代精神,展现奋进新时代;坚持崇德尚艺,以文化自信激发攀登时代高峰的文艺力量,以世纪行动践行新时代美术工作者的责任使命。“仰望秋岳”是美术工作者以传统中国画形式绘写祖国壮丽山河,是今人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仰望,也是对未来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的美好翘望。
龙岩山青水碧,风光秀丽,清新宜人。闽江、九龙江、汀江的浩荡征程从这里起源;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雄文在这里挥就;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交相辉映。龙岩自古文风鼎盛,孕育有“新罗画派”鼻祖华嵒(字秋岳)、“晚笑堂”上官周、“扬州八怪”黄慎、“画仙”李灿以及“伊汀州”伊秉绶等一批享誉古今的艺术名家。这些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精神深深滋养着这片土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肩担历史、放眼未来,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精神铸魂的优秀艺术家。
而今,八闽文艺事业硕果累累。本次展览亦将助力龙岩文艺发展,推进龙岩美术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中国美术家协会
2025年8月
据了解,本次展览面向全国征集作品4200余件,经初评、复评层层遴选,最终120件作品脱颖而出,呈现在观众面前。入展作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地域性和历史性视角观照闽西文化,可谓展现中国文化艺术精神、闽西地方特色的文艺佳作。
本次展览分为“国之风神”“家山图境”“造化心源”“城乡交响”“闽西胜概”五个版块。“国之风神”描绘了祖国磅礴雄浑的边疆、浩瀚富饶的滨海、白山黑水的东北、青山环翠的江南四时万物的不同风光;“家山图境”将人人心中难以忘却的乡愁寄情于纸;“造化心源”是艺术家深入观察,观物观我,求得理想生活的心灵净土;“城乡交响”用传统笔墨描绘新时代城乡日新月异的发展;“闽西胜概”是展览所在地龙岩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生动记录。
该展览题材丰富,风格多元,作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以地域性和历史性的视角观照闽西文化,将壮丽河山的自然之美与深沉厚重的文化积淀熔于一炉。它们深刻体现了当代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画笔讴歌时代精神、展现奋进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展现了画家们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激发艺术创造力,勇攀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坚定信念。
作品选登
第一版块 国之风神
曹波《德天瀑布》
陈聪凯《武夷天游》
陈亮《山像》
吴仙满《晓日夜·行歌侗寨》
谢士强《曲园祥瑞》
第二版块 家山图境
陈枫《烟寰晓镜》
李韩婧 王强《田园赞歌》
李继红《翠屏山居》
王静芳 路浩田《烟花三月》
周扬乐《余晖似缕映山头》
第三版块 造化心源
单小玥《山烟》
郭光伟《翠山》
李天锁、齐晓威《景物斯和》
彭汉宗《逐浪》
韦倩《山水饶霜露》
第四版块 城乡交响
李昂《夹城》
李玲《小城晴日》
汤元昌《月满仓》
万新《滕王阁》
张琦《城隅山韵》
第五版块 闽西胜概
扈明增《千嶂抱闽红》
林挽澜《家山来远客》
刘连英《暮归》
宋志龙《墨绘青山逸韵长》
张汉平《春山雨季》